臺南啟動「陽光電城2.0」 將創12.9億度年發電量

2019-02-21 00:08經濟日報 張傑

  •  
  •  
  • LINE傳送
  •  

    臺南市為實踐低碳綠能的城市目標,利用擁有絕佳的日照條件及完整綠能產業鏈,積極推動境內滯洪池、埤塘及水庫等11處低度利用水域空間,設置太陽光電系統,若全數完成設置,容量將達3千萬瓦。

    樹谷園區的風之谷(公滯3)及樹之谷(公滯5)滯洪池太陽能發電站,便是亮麗成果之一,兩座發電站分別於1074月及12月完成併聯,總裝置容量達5.15百萬瓦,預計每年可創造約640萬度的發電量,減少4,500噸碳排放。

    樹谷園區水面型太陽能發電站以不影響滯洪池功能為前提,選用法國創新的Hydrelio 浮筒系統,施工過程採用低碳工法,不用大型機具施工即可組裝,並使用高密度聚乙烯(HDPE)製成的浮筒材質,穩定性高,不會產生化學物質。

    整座太陽能系統採傾斜式設計,除可配合陽光照射角度調整增加發電效率外,也具備雨水自潔的作用,沒有雨水時,也只需用高壓水柱加上長桿拖把等工具清洗,無需使用化學藥劑造成水質污染,讓光電系統對水中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小。

    臺南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代理局長蕭富仁表示,自100年啟動陽光電城專案計畫,截至1081月同意備案總案件數已達5,503件,裝置容量約763百萬瓦,年發電量達9.9億度,相當於3.6座曾文水力發電廠年發電量,如此亮眼的推動成果獲得APEC能源智慧社區倡議的「低碳示範城鎮金質獎」以及全球Top 7智慧城市的肯定。

    配合中央能源轉型政策,臺南市府更擴大啟動「陽光電城2.0計畫」,除了持續推動五大屋頂型,推動項目擴增五大地面型,包含鹽業用地、不利農業經營農地、水域空間、漁電共生及垃圾掩埋場等設置太陽光電,再透過推廣宣導、示範設置、設備申請、融資、補助、強制作為、違章改造及綠能屋頂等八大策略落實,原訂110年達到1GW的目標,亦可望提前於108年達成,預估將創造約12.9億度年發電量,減少約71萬公噸排碳量,帶動投資效益達650億元。

    https://www.pvesco168.com.tw/news-detail-2217285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領航太陽能發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