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用大數據讓太陽能產業變賺錢新科技

 

蘇南/雲林科技大學營建系及通識教育中心教授
   
11
24日九合一選舉,也合併舉行全國性公民投票。年滿18歲者,有公民投票權。公投第7案:「你是否同意以『平均每年至少降低1%』之方式逐年降低火力發電廠發電量?」。第8案:「您是否同意確立「停止新建、擴建任何燃煤發電廠或發電機組(包括深澳電廠擴建)」之能源政策?」。及第16案:「您是否同意: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,即廢除「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,全部停止運轉」之條文?與能源政策及再生能源有關,但有不同聲音!
 
非核家園或「以核養綠」(第16案)? 1061月修正公布的《電業法》第95條第1項規定:「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一百十四年以前,全部停止運轉。」而前條係依據《環境基本法》第23條前段所揭示的:「政府應訂定計畫,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。」(91年通過),而以法律明定114年達成「非核家園」之目標。
 
公投公報顯示,該3案提案人及行政院之「不」爭執點為:減少燃煤發電的空氣污染及增加再生能源。爭執點為:(1114年後台灣是否還要有核能發電?(2)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轉型中應占比多少?目前運轉的核一、核二及核三廠,將自今年115日至114年間陸續除役。核四廠的燃料棒已於7月開始運返美國,走入歷史。故本文以再生能源為核心討論。
 
106
年我國再生能源發電在總裝置容量的占比為11%,其中太陽光電為4%,慣常水力約4%,風力為2%,廢棄物及生質能合併為1%。台電既有水力電廠大多數運轉已超過50年以上,目前也尚乏新建規劃;筆者認為,增加水力發電的機會不大。何況香港大學教授盧克吉布森(Luke Gibson)也說,水電「最不像綠能」。目前開發再生能源係以「太陽光電 」為重點之一。
 
行政院在公投公報提出,以114年達成非核家園及再生能源占比20%為目標。105年起我國推動「太陽光電2年計畫」,發電量在106年為 177萬瓩。今年2月核定「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推動計畫」,預計在2025年達成200億瓩,同時鼓勵公民電廠,使屋頂型太陽光電達30億瓩。
 
除了目前政府規劃的在公有房舍、工廠、農田、鹽業用地、水域空間、地層下陷區及不利耕作區設置地面型光電設施外,物聯網(IoT)及大數據(big data)是怎麼改變太陽能產業?可以提升發電效率嗎?
 
筆者以為,利用物聯網(IoT)來蒐集不同地區(含天候)之太陽能電廠的設備、實際發電量及周圍環境等資料;接著運用大數據分析,找出最佳發電模型,提供設計或營運,可達最大發電量。太陽能系統的大數據商務模式已興起,2015年起GOOGLEENERGYSAGEPOWERSCOUT GEOSTELLAR等業者,串連物聯網、大數據與太陽能電廠,開發商務平台系統,非但可降低成本;電廠的運籌、技術、營運及服務等大數據,亦可售給上下游產業,提高投資效率。
 
當大數據進入太陽能產業,未來太陽能發電成本可降低而與化石燃料能源競爭。大數據不僅是太陽能發電產業賺錢的新科技,也是能源轉型的一種新方式,可減少火力發電的碳排放量。

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new/realtime/20181121/1470324/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領航太陽能發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